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痊愈病例
病例1,患者,女,51岁,主诉:阵发性连续喷嚏,流清涕,鼻塞,伴咽部阵发性奇痒22年,每年在秋冬季发病,近3年多来嗅觉不敏感,精神欠佳,纳差。诊断:变态反应性鼻炎。治疗:采用“免疫介入—鼻三针治疗系统”于1998年9月29日应用过敏方于鼻炎穴封闭注射第1次,注射后喷嚏、清涕大减,2次后嗅觉有所恢复,诸症皆除,为了彻底根治,患者又坚持注射2次,共治疗4次,嗅觉完全恢复,精神佳,食欲大增,痊愈。
病例2,患者,女,38岁,主诉: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晨起喷嚏连连,多者连续30多个,流清涕不止,鼻塞约10年。诊断:变态反应性鼻炎。治疗:采用“免疫介入—鼻三针治疗系统”,于1999年10月26日用过敏方于鼻炎穴注射,前2针效果不显,第3针后症状改善,共治疗5次,症状全部消除而治愈。
病例3,患者,男,57岁,主诉:1988年11月因感冒出现阵发性喷嚏、鼻塞、鼻痒、头痛、流脓黄鼻涕,睡觉张口呼吸致咽干不适。检查:右眶下压痛明显,鼻腔内有脓液、鼻甲水肿、咽部充血、咽后壁有数颗滤泡。诊断:变态反应性鼻炎合并鼻窦炎及咽炎。我们治疗慢性鼻窦炎采取的是内服药和外用药同时使用的方法,尤其是外用中药喷剂进行鼻腔清洗介入疗法,将药物直接吹至患处,促使鼻窦内炎性物质引流排泄,消灭细菌生存滋生的环境,达到清洗鼻腔、鼻窦的目的,是治疗鼻窦炎不可缺少的手段。采用“免疫介入—鼻三针治疗系统”,于1993年12月2 日用慢性鼻方于鼻炎穴注射,同时服用红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第1次注射后鼻通气改善,第1个疗程完毕,症状改善,夜间睡觉闭口呼吸,1周后又行第2个疗程,经2个疗程的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查鼻腔恢复正常,眶下压痛阴性,治愈。
病例4,患者,女,56岁,2004年9月2日初诊。入秋以来,患者出现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清涕,咽痒眼痒,后又咽痛口干等症状,曾于某医院做变应原皮试等检查,诊断为春秋花粉过敏,每年秋季均犯。服用西药治疗无效。舌苔薄白,脉浮。印象: 过敏性鼻炎,证属风寒束肺,寒郁化热;治以温肺散寒,兼清风热;“免疫介入—鼻三针治疗系统”方药小青龙汤配伍桑菊饮加减:炙麻黄5g,桂枝10g,细辛3g,五味子10g,白芍15g,桑叶10g,菊花10g,杏仁10g,连翘15g,芦根15g,牛蒡子12g,桔梗6g,薄荷后下6g,辛夷6g,防风10g,生甘草6g,5剂。
2004年9月7日二诊:药后鼻塞鼻痒,咽痒眼痒,打喷嚏,流清涕明显减轻,但畏风寒喜暖,遇冷风则必发作,伴有咳嗽白痰,舌脉同前,肺气虚弱,卫表不固,肺失宣降,玉屏风散配伍前方加减,益气固表,生黄芪30g,炒白术10g,防风6g,再服汤药7剂而告愈。
病例5,女,25岁,工人。1996年5月12日初诊,患过敏性鼻炎数年、反复频繁发作。近日又感鼻内奇痒,狂嚏不断,清滋滂沱,畏寒怕风。检查鼻腔黏膜苍白水肿、双下甲肿胀、前鼻道附着清稀水样涕,舌质淡、苔薄白、脉缓。症属风寒袭肺,营卫失和。治拟疏风散寒,调和营卫。“免疫介入—鼻三针治疗系统”桂枝汤加味:桂枝3g,白芍6g,甘草3g,细辛1.5g,川芎6g,大枣5枚,生姜2片,5剂。服药后诸症基本消失,检查仅见鼻腔黏膜稍淡白色,又拟补中益气丸,善后每服5g,日服2次,连服1个月,追访患者4年未见复发。
病例6,男,30岁,工人。2000年4月17日初诊,患过敏性鼻炎,每临夏季必发。至暮秋告安。此次来诊已发作2周,狂嚏1日数10次,鼻痒,流涕,涕多粘稠。头昏目胀多泪,四肢疲乏无力。检查见鼻腔黏膜充血潮红。双下甲轻度水肿,舌红苔微黄腻,脉洪数,此属热郁肺经,上凌清窍,拟方清热宣肺、通利清窍,“免疫介入—鼻三针治疗系统”脱敏汤加减:桑白皮10g,黄芩6g,枇杷叶10g(包煎),茜草10g,紫草10g,旱莲草10g,藿香10g,佩兰10g,山楂10g,服药5剂,复诊诸痒基本消失。但仍有鼻痒喷嚏少许。检查见鼻腔黏膜充血已减轻许多。继取攻补兼施之法。用生黄芪10g,焦白术6g,茜草10g,紫草10g,旱莲草10g,诃子肉6g,又服5剂。三诊诸症平悉。但对煤、烟等刺激敏感。精神欠振,检查见鼻腔黏膜已正常色泽。再以益气固卫之剂,重用玉屏风散收功。
病例7,男,45岁,医生。初诊1998年4月1日,患过敏性鼻炎已20余年,喷嚏阵作,浊涕淋漓,头昏而胀,冬重夏轻,由于气候陟变时而发。伴咽部干痒,大便稀软,检查见鼻腔黏膜色淡,双下甲稍水肿,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细弱,症属气虚卫外失固,拟方益气固卫法,“免疫介入—鼻三针治疗系统”玉屏风散加味:炙黄芪10g,党参10g,白术6g,防风6g,白扁豆10g,山药10g,诃子肉10g,乌梅10g,甘草3g,连服20剂病愈,随访1年痼疾未发。
病例8,女,28岁,工人。2002年6月19日初诊,患过敏性鼻炎多年,入夏必作。鼻痒狂嚏难止。清涕淋漓,连绵不断,每至秋末自止,嗅觉丧失,刻诊已发作20余日,前诊辨证处方进药20余剂未效。检查见双鼻下甲黏膜苍白色,轻度瘦削。两鼻腔后端嗅裂部空旷萎缩,舌偏红,苔薄少,脉细。此属顽固不化,采用劫法。“免疫介入—鼻三针治疗系统”方取截敏乌梅汤:乌梅10g,五味子10g,柴胡4g,百合10g,防风10g,甘草3g,蜂蜜30g冲服,5剂。复诊恙告平,又以补中益气丸善后调理。巩固未发。
病例9,周某,女,30岁,干部,1995年9月15日就诊。反复鼻塞、喷嚏、流清涕2年。患者2年前出现鼻塞,阵发性喷嚏连续发生,流大量清涕,以早晨、夜间为甚。诊为过敏性鼻炎。给予息斯敏10 mg口服,每天1次;立复汀喷鼻,每天2次。症状很快得到缓解,但难以彻底治愈。遂转针灸治疗。鼻镜检查:鼻粘膜苍白水肿,下鼻甲肿胀。“免疫介入—鼻三针治疗系统”给予自血穴位注射。2次后,患者症状消失,4次后,患者鼻粘膜正常。继续治疗3次以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无复发。
病例10,患者,女,7岁,2000年7月8日初诊。主诉:双侧鼻腔每到春、夏季反复出血4年,加重2个月。患儿3岁时因感冒发热后引起双鼻出血,经治疗后好转。此后每到春、夏季即多次发生鼻出血,出血量不多,点滴而出,经冷水洗敷可自行停止,因此未予以重视和治疗。近2个月鼻出血次数频繁,甚至1日数次,先后在当地医院诊治多次,给予止血消炎等药无效。就诊当时因鼻出血已在当地医院行双鼻腔填塞,抽出鼻内填塞物检查见鼻中隔黏膜糜烂,且呈弥漫性出血,血色鲜红。口干舌红,脉数。诊断为肺热鼻衄,刻下先给予鼻内云南白药油纱条填塞,“免疫介入—鼻三针治疗系统”并予以鼻衄止血汤加蒲公英15g,野菊花10g,2剂后抽出鼻内纱条未再出血。继用5剂后痊愈。随访3年未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