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治法 内治法是耳鼻咽喉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在运用内治法时,必须从整体观念出发,以四诊八纲为基础,进行局部与全身辨证,抓住疾病的本质,结合病情轻、重、缓、急变化,在审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原则指导下,拟定治则,选择各种不同的治法。与临床各科一样,邪在表者,宜疏散外邪;邪热偏盛于某一脏腑,出现某脏腑热证,治宜清脏腑热;脏腑虚损而致病者,则宜补益脏腑,如此等等。
耳鼻咽喉为清空之窍,临床上常因外邪侵袭,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邪毒、痰浊、瘀血、气郁闭塞空窍等病理变化,故治疗耳鼻咽喉疾病在运用以上常规治法的同时,还应注意运用和配合通窍法、化痰法、祛瘀法、开音法、消痈排脓法及疏肝解郁等治法,以提高临床疗效。 1.通窍法 通窍法,即用具有轻清、辛散、芳香、走窜的药物,治疗清窍闭塞一类的疾病,使透邪外出,疏畅气机,清除壅滞,从而达到耳鼻咽喉诸窍通利的目的。临床上应根据导致耳鼻咽喉病不同的病因病机,按通窍药的特长分别选择使用。常用的通窍法有: (1)芳香通窍 本法选用轻清而芳香,具有通窍作用的药物,以祛邪散壅,宣通闭塞之孔窍。由于邪毒壅滞清窍,出现耳堵塞感、耳聋、或鼻塞、嗅觉不灵等,多配合本法使用。常用药如苍耳子、辛夷花、白芷、石菖蒲、川芎、细辛、薄荷等。 (2)化浊通窍 本法选用气味芳香、具有化湿浊作用的药物,以宣化湿浊,疏畅气机。由于湿浊内阻中焦,运化失职,升清无权,湿浊之邪上犯清窍而致耳流脓缠绵不愈、鼻流浊涕不止、眩晕呕恶等,可配合本法使用。常用药物如藿香、佩兰、厚朴、砂仁、陈皮、白豆蔻、草豆蔻等。 (3)利湿通窍 本法选用具有健脾利水渗湿作用的药物为主组方,用于治疗水湿停聚清窍的病证,证见耳道渗液、鼓室积液、耳内流脓、鼻涕长流难止及眩晕呕恶等,常用药物如茯苓、泽泻、薏苡仁、车前子、猪苓等,代表方如五苓散。 (4)升阳通窍 本法选用具有升清阳之气及透邪通窍作用的药物以协助补气药升举阳气,托邪通窍。因肺脾气虚,清阳不升,外邪滞留,浊阴上干清窍,症见耳内胀闷堵塞日久不愈、耳聋渐重、鼻窍窒塞日久,或流涕难止、喷嚏频作等,常用本法配合人参、黄芪、白术等补气药同用,常用药物如柴胡、升麻、葛根等。 2.祛痰法 本法选用具有化痰作用的药物为主组方,或配合其他治法,用以治疗痰浊困结耳鼻咽喉诸窍而致的病证,如耳眩晕、耳胀耳闭、喉痹、乳蛾、喉瘖、痰包及肿瘤等。常用的祛痰药:温化寒痰药如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白芥子等,临床应用时常与健脾燥湿的药物配伍,代表方如小半夏汤;清热化痰药如贝母、瓜蒌仁、前胡、竹茹、天竺黄、猫爪草等,临床应用时常与养阴清肺药同用,代表方如贝母瓜蒌散,若与软坚散结药同用,则有清热化痰散结的作用,代表方如消瘰丸;燥湿化痰适用于湿痰的病证,代表方如二陈汤;祛风化痰适用于风痰的病证,代表方如半夏白术天麻汤。 3.祛瘀法 本法选用具有通血脉、祛瘀滞作用的药物为主组方,或配合其他治法,适用于治疗血行不畅、气滞血瘀,或痰瘀互结所致的耳鼻咽喉病证,如耳鼻咽喉外伤及肿瘤、耳鸣耳聋、鼻窒、乳蛾、喉痹、喉瘖等,常用药如川芎、丹参、泽兰、王不留行、毛冬青、桃仁、红花、郁金、五灵脂等,应用时须根据体质强弱、患病新久、病情轻重缓急来选方用药。活血药每与行气药配伍组方,以行气活血,消肿散结,代表方如通窍活血汤、会厌逐瘀汤;因跌仆损伤,或病久入络,瘀血内停,则宜活血祛瘀,通经活络,代表方如血府逐瘀汤;在活血祛瘀的同时,还应注意正气的盛衰,凡正气不足的,则宜与补益药同用,即在活血祛瘀方中配入补益气血之品以顾护正气,代表方如补阳还五汤;对跌打损伤,或因瘀阻脉络所致的鼻衄,则应配合散瘀止血药,如三七、蒲黄、茜草根、花蕊石等。 4.开音法 声嘶之证大体可分为虚、实两类,实证宜用散邪、清热、化痰、活血等治法,虚证宜用益气或养阴等治法。临床上除了辨证治疗外,还应配合使用利喉开音药,以增强主方通闭开音的作用,常用药如薄荷、蝉衣、桔梗、射干、马勃、胖大海、木蝴蝶、郁金、诃子等。 5.消痈排脓 本法用于治疗耳鼻咽喉的痈疮疖肿。 (1)清热解毒消痈 本法用药性寒凉、具有清解里热作用的药物为主组方,用于治疗火热邪毒壅盛,上蒸清窍之病证,证见耳道红肿,鼓膜充血,鼻窍红肿疼痛,咽喉红肿疼痛等。常用方如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 (2)散瘀排脓 本法由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透脓溃坚作用的药物为主组方,用于治疗热毒壅聚、气滞血瘀而致的痈疮疖肿,如鼻疔、耳疖、咽喉痈等。对痈肿未成脓者,可使之消散,脓已成者有散瘀排脓作用。方如仙方活命饮、四妙勇安汤等。 (3)托毒排脓 本法由具有祛邪解毒、养血补气作用的药物为主组方,以扶助正气、托毒外出,用于治疗气血不足、邪毒滞留所致的流脓经久不愈的病证。常用方如托里消毒散。 6.疏肝解郁 本法选用具有行气、化痰、疏肝解郁作用的药物组方,用于治疗肝气郁结、气滞痰凝所致的咽喉病,证见咽喉梗梗不利,如有炙脔,吐之不出,吞之不下,胸中痞闷等,常用药物如半夏、厚朴、郁金、素馨花等,代表方如半夏厚朴汤。 外治法 1.滴鼻法 将药物制成滴鼻药液,滴入鼻腔内,起到直接治疗的作用。滴鼻药有各种不同的治疗作用,如消肿通鼻窍、除涕清洁鼻腔、滋润鼻腔粘膜及止血等,可根据病情选用。 滴鼻方法:①仰卧法:仰卧,肩下垫枕或头后仰并悬垂于床边缘,前鼻孔朝上;②坐位法:坐位,背靠椅背,头尽量后仰;③侧卧法:向病侧侧卧,头下垂。体位选定后,经前鼻孔向鼻腔滴药,每侧3~5滴。 2.雾化吸入法 将选用的药物加工制成溶液,通过超声雾化器或蒸气吸入器的作用变成微小雾滴吸入鼻腔内,起到清热解毒,消肿通鼻窍的作用。 3.洗鼻法 用微温的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或用清热解毒排脓的中药液,冲洗鼻腔,以清除鼻内脓涕痂皮。适用于治疗鼻槁、鼻渊等病证。方法:用合适的容器盛冲洗液,低头由鼻将药液吸入,然后经口吐出,反复多次。亦可用鼻腔冲洗器盛药液冲洗。一般每日冲洗1~2次。 4.涂敷法 将药物涂敷患处,起直接治疗作用。例如鼻头红赤或鼻孔糜烂者,常用清热解毒消肿药物,如四黄散、紫金锭等调水涂敷患处;若鼻腔内粘膜糜烂、干裂渗血者,宜用清热解毒、润燥生肌的药物,如黄连膏、金黄油膏等涂敷患处;若系鼻息肉或息肉术后预防复发,宜用干枯收敛、除湿消肿的药物涂敷,如明矾散、硇砂散等。 5.吹药法 将药物研至极细药末,吹入鼻腔,以达治疗目的。吹鼻药粉有不同治疗作用,如消肿通鼻窍、滋润鼻腔粘膜、止血等。吹药方法:用喷粉器或纸筒将药粉吹少量入鼻腔,吹药时嘱患者屏住呼吸,以免将药粉喷出或者吸入肺部,引起呛咳。每天3~4次。 6.塞鼻法 用浸有药液的药纱条,或凡士林纱条,塞入鼻内,或用薄绢包药末如枣核大,纳入鼻孔内,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用于治疗鼻衄、鼻塞、嗅觉失灵等。 7鼻部按摩法 用于鼻塞、流涕之证。鼻背按摩方法是用两手鱼际部搓热,然后分别于鼻背由鼻根向迎香穴往返按摩,至有热感为度,然后再分别由攒竹向太阳穴推按,使局部有热感。每日3次。迎香穴按摩用食指于迎香穴上点、压、揉、按,每日3次,以觉鼻内舒适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