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专找两类生活方式不良人群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 在我国有1700多万聋人,居五类残疾之首,其中重聋800万,这些人大都是聋哑人。上海的重聋患者约为9.6万,而且以每年500-600人的速度递增。 不良生活方式带来新流行病:突发性耳聋 连续疲劳工作又被老板骂一通、戴着耳机听音乐吹一晚冷风、长期煲电话粥、在酒吧受噪声刺激,这些现代人的不良生活方式和"声污染“环境噪音,导致突发性耳聋患者越来越多。 煲“电话粥” 煲成突然失聪 30岁的高先生因为工作需要常用电话,放下电话时,他常常觉得话筒都发烫,耳朵也嗡嗡作响。有时劳累过度,他会出现短暂性耳鸣,由于不久症状自行消失了,他也没有放在心上。前段时间单位进入忙季,他开始每天加班加点。一个周末,他加班到深夜后去酒吧玩,在周围密集的鼓点里,他忽然发现自己陷入一个没有声音的世界,第二天他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他是神经性突发性耳聋,随后进行高压氧舱治疗,但是几个疗程下来,没有明显效果。 听耳机吹凉风 听觉失常 看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往往具有两个显著的年龄特点,一个是三四十岁的白领,另一个人群就是常听耳机的青少年。12岁的小丰,最大的业余爱好之一就是听耳机。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的多是一些节奏感很强、音乐比较喧哗的歌,小丰总是把耳机声音开得很大,不管是路上插在MP3上,还是打游戏时插在电脑上,耳机几乎很少离开他的耳朵。一天晚上,小丰洗完澡后,顶着一头湿漉漉的头发就开着冷空调听耳机,不知不觉睡着了,第二天早上醒来时,拿掉耳机他发现自己的耳朵好像还是塞了什么东西,再也听不清声响。 玩电脑游戏过度玩出病 玩电脑游戏过度引起青少年突发性耳聋近日已得到临床验证,作为学生,学习的压力本身就不轻,而玩电脑游戏时又特别投入和兴奋,使耳朵里有胀满感、阻塞感,听不到声音。这种突然发生的感觉神经性耳聋,有时还伴有耳鸣,少数患者会有眩晕,双耳同时发病或两耳先后发病都有可能,尤其是本身患感冒、过度劳累或情绪过于激动后。 突发性耳聋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发病一周内开始治疗者80%以上可以恢复或部分恢复听力,发病两周后再治疗效果就差一些。 从临床来看,由于工作紧张、生活压力、情绪刺激及都市“声污染”等原因引起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目前正呈现出增长趋势。就诊者越来越多是年轻人,几乎60%以上的病人都是年轻白领与学生,特别是中青年脑力劳动者、公司职员、学生等群体最易发作。 突发耳聋患者迅速增多的主因 一,是现代人普遍生活规律不正常,多数人过度疲劳,连续熬夜上网等,导致耳朵的免疫功能降低,而听着耳机吹冷风,则会导致风邪、寒邪入侵,产生突发性耳聋也就不足为奇。 二,是都市“声污染”增加。很多肉耳没有注意的声音,包括电脑和许多电子设备的低频噪音,时时刻刻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 三,精神压力过重,例如,学习、工作压力等,很多高考学生甚至会和家长一起突发耳聋。 四,心理因素刺激,不少患者、在发病前一天晚上都加班到很晚,又被老板否定了自己的文案,第二天他们就开始头晕,几天后就逐渐出现耳鸣甚至耳聋。 专家提醒:用耳每隔半小时休息 为预防突发性耳聋,年轻人不能过多地长时间听MP3,过多使用耳机即使不导致耳聋,也会引起儿童听力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如果持续使用耳机,应该每隔半小时拿掉耳机,让耳朵适当休息一下。在持续劳累后,要保护耳朵不受酒吧等嘈杂环境的音响刺激。 专家提醒,最好的预防方法是警惕突发性耳聋的先兆,当你连续熬夜或处在身心疲惫、精神紧张的时候,如出现耳鸣、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到专科医院及时就诊。由于20至40岁是突发性耳聋的高发年龄,因此年轻白领应引起高度重视。 7种常见药易致耳聋 滥用药物导致耳聋的现象时有发生。药物性耳聋一旦发生,治疗十分困难。临床上已知的耳毒性药物已达到100余种,可以引起耳聋的常见药物有: 庆大霉素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抗生素,对耳的前庭和耳蜗有损害,是造成中毒性耳聋的主要药品。儿童使用庆大霉素会造成不可逆性的听力下降。 卡那霉素毒性比庆大霉素要强,卡那霉素在内耳蓄积,早期不出现症状,多在用药后出现,即使停药仍对内耳继续损害。 利尿剂抑制内耳血管纹的活性,使内耳细胞萎缩变性,病变早期是可逆的,肾功能不全又合并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便可造成永久性耳聋。 阿司匹林可破坏内耳的氧化酶,大量服用后出现头晕,恶心、耳鸣和耳聋。 奎宁和氯喹是抗疟类药物,妊娠期间服用可导致胎儿发生先天性耳聋,产生耳聋的原因与耳蜗小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有关,如果及时停药治疗,内耳的损害是可避免的。 顺氯胺铂是近年来临床上应用的一种广谱抗癌药物,它会破坏细胞DNA的结构和功能,破坏细胞增殖,听力多为双侧对称性下降。 避孕药大量服用可导致内耳淋巴液离子紊乱,产生感音性聋,甚至为永久性聋,多伴有耳鸣,偶有眩晕。 此外,重金属制剂,如铅、汞、砷等有毒重金属,长期接触,除发生身体内脏的中毒,出现贫血、乏力、恶心外,还可出现耳聋。 专家赐招防耳聋 为防止药物性耳聋的发生,用药之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严格掌握药物使用的适应症。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为并发耳蜗损害最多的一种耳毒药物,因此避免滥用此类抗生素将是降低药物性耳聋的一项重要措施。 有的耳毒药物联合应用时有加强作用,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必要时可选用毒性最小的药物。 治疗慢性疾病必须长期用药时,应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针对性选择性用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不必要的用药。家族中有耳毒药物过敏史者也应当慎用以上药物。 你是如何听见声音的? 每天我们都感受着都市的喧哗、聆听着宇宙间清纯的天籁之声,在不知不觉中享受着声音合奏出的美妙乐章。听惯了,大家似乎也无暇去关注声音究竟是如何入耳的。出生后,在襁褓中聆听妈妈的摇篮曲,孩子从咿呀学语到滔滔不绝,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说话,一切都很自然。会说话会交流似乎是每个健康人天生具备的能力,但是,要告诉您的一个事实是:学会说话必须要有健康的听觉。对于先天有听觉障碍的人来说,说话可不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听到声音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许多精巧的结构和组织参与其中,听声音要经过外耳、中耳、内耳、听神经和大脑皮层听觉中枢5个部分。 所有的外界声音,都要经过我们的两只耳朵来收集和感知。耳廓负责收集声音,经过耳道、鼓膜和中耳内结构精密的三块听小骨将声音放大并传至内耳,这一过程是听觉系统的传音和放大部分。声音到达内耳后,有一种细胞叫听毛细胞,他们有高度的灵敏性和专一性,这些听毛细胞将声音变为电流,也就是将声音的能量变为电能,进一步通过相应的传导专用线路———听觉神经逐步传导至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这一过程就好比是麦克风将语音变为了电流。大脑的听觉中枢再经过分析加工后产生听觉。因此,在这一听觉传导通路上任何部位和环节出现故障,都会使我们无法正常聆听到外界的声音———引起“耳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