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SOM)是耳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方法较多,疗效各异,常规治疗(如用药、单纯经鼓室穿刺)效果差、易复发;反复发作者行鼓膜切开置管,因手术复杂、治疗费用高、术后并发症多,患者往往不做首选。我科门诊2001年1月~2003年1月采用经鼓膜穿刺后高负压吸引加药物灌洗疗法对30例(30耳)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0例(30耳),急性(病程<3个月)25例(25耳),慢性(病程>3个月)5例(5耳),3次穿刺以上者5例(慢性);男12例,女18例;年龄8~62岁,病程1周~1年。全部病例均有患耳听力下降或耳憋胀、耳闷、耳鸣主诉。检查:患耳鼓膜呈蜡黄色,大部有液平面,鼓膜穿刺孔均愈合。全部病例纯音测听平均气骨导差25~45dB,鼓室压图为“B”型(23例)或“C”型(7例),声反射均消失,鼻咽部检查无明显异常。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侧坐位,耳廓及外耳道碘伏消毒,1%地卡因液棉片鼓膜表面麻醉10min后取出,以磨钝针头斜面的9号长针头从鼓膜前下或后下方刺入鼓室,回抽有渗出液后拔出穿刺针,根据外耳道大小选用合适的接有玻璃管的橄榄头,塞紧外耳道口,另一端通过橡胶管接电动吸引器,开动吸引器后,鼓室分泌物被吸出,间断吸引约10~20s,最高负压可达40kPa,有血性渗液者停止吸引,取下吸引头,重新外耳道消毒,端坐侧头位,耳道滴入α-糜蛋白酶(4000U)+地塞米松针剂(1ml)混合液,按压耳屏数次,留置5min后倒出药液,外耳道口留置干性消毒棉球,回家后取出,注意保持术耳清洁。隔日治疗1次。治疗结束后,复查纯音测听和声导抗,并随访1年。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语频听力恢复到发病前水平,鼓膜正常,鼓室导抗图恢复至“A”型;有效: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语频听力提高10~15dB,但未达正常,鼓室导抗图为“B”转“C”型或“C”转“A”型;无效:听力无提高,症状改善不明显,声导抗图无改变。 2 结果
本组30例(30耳)1年后随访:治愈23例(76.67%),有效5例(16.67%),无效2例(6.67%),总有效率93.33%。平均治愈次数3次,其中8例仅治疗1次即愈。 3 讨论
M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主要的病因有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和免疫反应,多数研究倾向于咽鼓管功能障碍及中耳黏膜“黏液纤毛输送系统”功能障碍 [1] 。治疗的关键是恢复咽鼓管通气,解除中耳负压,目前咽鼓管通气治疗不确切,常导致SOM久治不愈。鼓膜常规穿刺抽液由于穿刺孔小、负压低或积液黏稠,常很难完全抽出,且穿刺孔常常很快愈合,很难起到帮助中耳黏膜恢复功能的作用。鼓膜置管只能有助于中鼓室的通气引流,对上鼓室、下鼓室及后鼓室的通气引流较差 [2] 。 经临床观察,一般鼓膜穿刺抽液后鼓膜穿刺孔1~3天即可闭合,在咽鼓管功能尚未恢复时常再次出现积液。本治疗法在鼓膜穿刺后隔日行高负压吸引可使鼓膜穿刺孔延期愈合,起到鼓室置管的作用,但又克服了置管不能完全引流或堵塞的缺点,有效解除鼓室负压,利于中耳黏膜的换气,同时隔日以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液灌洗有利于稀释鼓室内分泌物,减轻中耳及咽鼓管黏膜水肿,利于功能的恢复 [3] 。且据实验证明:最高负压达80kPa时对前庭窗、圆窗膜、听小骨及内耳迷路无损害。本文采用40kPa负压吸引治疗,治疗中观察有部分患者可有轻微耳痛、头晕等不适感,均可耐受,治疗结束后休息片刻即可缓解,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渗出液明显增多和感染者,且治疗方法简便易行,费用低廉,缩短了病程,避免形成慢性病变,患者易于接受,可作为治疗该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837-846. 2 汪吉宝.对分泌性中耳炎临床工作的几点看法.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15(10):435-436. 3 汪和平,吴鹤金,刘芳芳,等.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液对分泌性中耳炎鼓室胶体的溶解作用.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13(10):466-4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