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穴、按摩何以能治耳朵?
一、简便易行之点穴疗法
点穴疗法又叫指针疗法、指压疗法。它是以手指端在受术者体表适当的穴位或部位,采用手法刺激,通过经络的作用,使体内气血运行畅通,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点穴疗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常用手法有点、按、掐、扣等。以拇指、中指、食指的指端点按穴位的方法叫点法:以拇指、食指、中指的指端或指腹深压穴位的方法叫按法:以拇指、食指的指甲直接切压穴位的方法叫掐法;用中指或食、中、无名指并拢通过伸屈腕部关节叩击穴位的方法叫叩法。
点穴疗法十分安全,奏效迅速,不需任何设备和药物,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施术,易为患者接受,尤其对某些急症,效果更佳,可以起到缓解症状,为病人争取进一步抢救和治疗的时间。
点穴疗法来自民间,源于实践,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
二、按摩法
按摩,古代又称按跷、跷摩、桥引、推拿。按字从手从安,摩字从手从磨,从而可知按摩疗法是用适当的方法刺激人体特定部位,改善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和促使疾病康复的一种特殊方法,故又称为“以人疗人之法”。
按摩疗法的施术手法,较点穴疗法为多,常用的有按法、摩法、推法、拿法、敲法、擦法、搓法、抖法、捻法、拍法、摇法、揉法、滚法、扳法等。
按摩疗法最早见于战国时代成书的《内经》,以后历代均有充实发展,至随代已有按摩科及按摩医师的设施,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按摩作为防治疾病的疗法,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已传入西欧,为西方医学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三、点穴、按摩何以能治病
(一)劳作时的轻微碰撞竟然能缓解疼痛,原始人生活在洪荒大地,过着群居生活,整日翻山越岭,涉水淌河,采野果猎野兽为食,不断遭到自然界恶劣气候的侵袭,有了疾病,尚无医药治疗。在劳动的过程中,偶然遇到轻微的碰撞,竟然能使疼痛缓解,如患头痛,由于无意中碰撞了百会穴处,使头痛有所减轻,这样就得到了一个启示,多次用拳或指轻微敲击或揉按此处,头疼竟奇迹般地痊愈了。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逐渐有了点穴、按摩疗法的萌芽。
(二)本能地揉按,使人疼痛消除,精神焕发:无意地碰撞能使疼痛缓解,而本能地揉按不仅缓解疼痛,揉揉搓搓还会消除疲劳。如当眼睛疲劳时,本能地揉按眼睛就会感到视物清楚,疲劳消失,这种不自觉地揉按,逐渐技巧化,揉按的部位逐渐准确规范化,就形成了点穴、按摩疗法。
(三)由点到线的联系:这里所说的“点”,即现在所说的穴位。穴位的发现最初纯属偶然,一个“点”长时间对某一疾病有疗效,就成了固定的穴位,许多固定的“点”对疾病的治疗有内在的联系,于是“点”就形成了“线”,这是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升华。由点到线的联系是由相邻近的穴位开始的,点按或针刺某一“点”出现的酸、麻、胀等感觉会沿着一定的方向或部位传导,随着长期的实践,就发现主治范围相似的穴位往往有规律地排列在一条线上,随着“点”的增加,线也就延长,这样就形成了经络的联线。
(四)体表与脏腑的联系,由点到线的发展不仅揭示了体表之间点与点的联系,而且这些固定的点与脏腑也有密切联系。这种情况是由脏腑有了某种病变,在体表特定部位会出现压痛、结节、皮疹、色泽改变的长期观察,结合认识了脏腑的位置、形态,生理功能及对某些点采取治疗措施,从而使疾病减轻或痊愈后而总结出来的。这就是脏腑通过“线”
(经络)与体表相联系,这种联系是靠“气”来完成的。所谓“气”是体内流动着的微小物质及脏腑组织的功能表现。在气的作用下不仅维持了人的生理功能,在发生疾病的情况下,又在体表有所反映,这就为疾病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五)点穴与按摩靠调“气”来治病:中医认为人体是在心的领导下,以脏腑为中心,联系其它组织器官组成的有分工、有合作的统一整体,这种协调功能,全是靠“气”来实现的。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时时受到自然界各种变化的影响,所以人只有保持自身阴阳的相对平衡,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如果失去了自身阴阳的相对平衡和失去了与自然界的相对平衡,人体就会产生疾病,造成“气”的素乱。这时采用点穴或按摩体表穴位产生的酸、麻、胀、痛、传导等感觉,达到调整“气”的作用,使体内真气流畅,生理功能恢复,疾病得以痊愈。
手到病除四、法在其中
点穴与按摩与其它中医治疗方法一样,是依照“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治”的中医特点,按照四诊(望、闻、问、切)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的步骤,确定了疾病的病因、病位、性质及正气与邪气的盛衰情况,进而采取的一种防病、祛病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也是遵循循经取穴,明辨补泻,采用多种手法调理阴阳,通利夫节,和调脏腑,以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点穴、按摩疗法,属中医外治法的范畴,但“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故点穴、按摩疗法象中医的其它疗法一样,亦有一整套严谨的治疗法则。
总的治疗原则是治病求本、调整阴阳与扶正祛邪。
治病求本之本,是根本之意,亦即疾病的关键,标对本而言是指次要之意;标与本之间是相对而言的,一般情况下含义不同,如:从病人讲,正气为本,邪气为标;从疾病讲,病因为本,症状为标,从病所讲,内部为本,外表为标;从发病时间讲,先病为本,后病为标;从治疗步骤讲,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调整阴阳之阴阳,不是指某一具体物质,而是宇宙间一切物质的属性、变化、发展规律的概括,是反映事物间对立与统一这一规律的机动的代名词。具体人体而言,气为阳,血为阴,脏为阳,腑为阴:表为阳,里为阴;……阴阳之间在正常情况下,是对立的统一体,换句话讲,两者之间必须保持相对平衡,疾病的产生实际上就是阴阳失调所致。所以,调整阴阳就是使失调的阴阳恢复生理上的相对平衡状态,具体方法就是“泻其有余,补其不足”。
扶正祛邪是指扶助正气,祛除邪气,具体运用时,可视疾病情况分别采取“先扶正后祛邪”或“先祛邪后扶正”或“扶正祛邪同时进行的原则。
以上述治疗原则为基础,点穴与按摩疗法采用的治疗方法有温、通、补、泻、汗、和、清、散八法。如:外感风寒 感冒,采用捏脊法促使病人发汗,达到热退病除的目的,就属汗法。血淤而致之淤肿,采用消散软坚之摩法就属散法,如此等等,不再赘述。
五. 自我按摩健身长寿之道
按摩疗法不仅能为患者祛病,自我按摩也是健身长寿的好方法。所谓自我按摩,是指由自己用手法操作和活动肢体的养生方法。在人类的洗澡、梳头、洗脸等日常生活中,就属于自我按摩的方法,此即所谓“调气补泻,通利关节,安不忘危之法”。
常用的自我按摩法有:
梳头此法为双手十指分开微屈,用指端从前额梳摩至 后枕部如梳头状,但要触及头皮,速度可适当快些,速度可至百次,此法可疏风散火,清脑明目,防治眩晕,头痛,高血压等病。
摩面此法先将双掌搓热,乘热摩擦面额,搓鼻,擦耳,熨目,以搓至发热为度。此法可助面部气血运行,增强皮肤弹性和光泽,减少皱纹和面斑,改善嗅觉和视觉,防治眩晕,重听,慢性鼻炎和近视。
叩齿上下牙相叩击,可以先叩左侧,再叩右侧,然后上下门齿相叩,此法可助消化,防止牙齿松动和脱落。
搅舌将舌尖抵于唇齿之间和上下腭之间进行卷抹,待口腔内唾液增多后作嗽口状,然后咽下。此法可改善口腔卫生,有助于消化和润喉。
鸣天鼓先将两手心紧按耳孔,中指端置于枕部风池穴处。操作时两手心一按一松按耳孔,两中指同时叩击风池穴。此法可祛散风邪,防治感冒,耳鸣,耳聋。
眼保健操用拇指或食指指腹轮流揉按攒竹、丝竹空、睛明、四白、瞳子髎,轮刮眼眶,此法可解除眼部疲劳,防治近视。
六、头部常用点六按摩健身益寿法
刮眼眶
[操作法] 用双手食指中节之桡侧端或大拇指屈节突出处,自内向外刮两眼眶。刮时上下眼眶轮流。各约30次。
[功能] 明目祛风。
[用途] 治目迎风流泪,防近视。
旋 耳
[操作法] 用双手拇、食二指拿两耳,作旋扯卷拽活动,约30次,活动时不要致耳疼痛。或用手指弹击耳壳。
[功能] 令人聪彻,补助肾气。
[用途] 防治重耳。
营治城廓
[操作法]用双手拇食二指夹持两耳,作上下搓摩试擦,搓摩至耳热。
[功能] 补肾气,助听力。
[用途] 防耳聋。
按擦耳窍
[操作法] 两手掌分别按仰两耳外耳道口,随按随放,或用两手中指深入耳窍中轻轻按捺,随按随放。按约30次。
[功能] 通耳窍,助听觉。
[用途] 治耳闭,耳聋。
按捏鼻梁
[操作法] 用拇、食二指指面,按捏鼻梁,上下往返约30次。按捏时配合指揉的动作,使局部有酸胀感。
[功能] 防外感,通鼻窍。
[用途] 治感冒,平肺喘。
按迎香
[操作法] 用双手中指指端,或食中二指指端,分别按揉鼻翼旁迎香穴,按揉至局部有酸胀感。约30次。
[功能] 防外感,通鼻窍。
[用途] 防感冒,治鼻炎,息肉。
捻 鼻
[操作法] 以拇食二指深入两鼻孔,捻揉鼻中隔。捻约30次。
[功能] 通鼻窍。
[用途] 防感冒,治息肉。
按揉禾髎
[操作法] 用食中指指端,或双手中指端分别按揉鼻孔外缘直下,与人中穴平齐处之禾髎穴,按揉时局部有酸痛感。约30次。
[功能] 通鼻窍,疏风。
[用途] 治鼻炎,鼻息肉,口噤,㖞僻。
俯按山源
[操作法] 以食指或中指指端,按揉鼻下鼻唇沟中之人中穴,按揉时局部有酸痛感。约30次。
[功能] 开窍宁神。
[用途] 治鼻病,流涎,㖞僻,口臭,腰痛,昏晕。
擦 鼻
[擦作法]以两手中指指面,或手掌小鱼际侧置鼻两旁摩擦,擦至局部觉热为度。
[功能] 通鼻窍,防感冒。
[用途] 治鼻炎,感冒鼻塞、流涕。
漱口刷牙
[操作法]晨起、睡前刷牙,食后用清水漱口。
[功能] 洁口固齿,助消化。
[用途] 祛除牙垢,防止龋齿,防治牙痛。
揉颊车
[操作法]用两手中指指端按揉咬肌隆起处颊车穴,技揉时局部有酸胀感。
[功能] 疏风通络,开利牙关。
[用途] 治口噤,下颌夫节炎,牙痛,口肌痉挛,㖞僻。
叩 齿
[操作法]先叩上下门前牙(切牙、尖牙),再叩击上下边牙(双尖牙,磨牙)叩击边牙时,可先叩一边,再叩另一边。各叩击约30次。
[功能] 固牙助消化。
[用途] 保护牙齿,防龋齿,防牙痛、松落。
搅 舌
[操作法] 舌头上下左右搅动舐齿。
[功能] 坚齿防牙疾。
[用途] 防治牙痛,牙齿松动。
击探天鼓
[操作法] 用两掌心分别紧按左右耳门,双手中指叩击脑后枕部,叩击时自闻有声鸣响;亦可用掌心按耳门,以食中指弹击脑后枕部。叩、弹约30次。
[功能] 除脑疾。
[用途] 治头痛,头晕。
按揉风池
[操作法] 用双手中指端分别按揉左右风池穴,按揉时局部有酸胀、痛感。
[ 功能] 疏风解热,聪耳明目。
[用途] 防治感冒,头晕,头痛,项强,耳鸣,耳聋,眼病,高血压。
摩颈项
[操作法] 用手掌摩擦颈项,左右手交替,擦至颈项觉热为度。
[功能] 通经活络,行气活血。
[用途] 防治颈项酸痛,活动不便。
按揉颈项
[操作法] 用食、中、无名、小指指端按揉颈椎旁大筋,双手交替自上而下进行,按揉时局部有酸痛、胀等感觉。
[功能] 疏筋活血。
[用途] 防治局部酸痛,项强欠利。拿颈项
[操作法] 用拇指与食、中二指拿捏颈项旁大筋(胸锁乳突肌、斜方肌),拿时有酸胀、痛感;捏拿时要由上至下,由轻到重。
[功能] 调气血,利咽喉,明目。
[用途] 治颈项痛牵强,音哑,目暗。
抹桥弓
[操作法] 用大拇指外侧缘沿胸锁乳突肌自上向下按抹,右手抹右侧颈旁,左手抹左侧颈旁桥弓,抹时局部有酸痛、胀、热感。
[功能] 清热利咽,降血压。
[用途] 治喉病,扁桃体炎,防治高血压。
抹 喉
[操作法] 用大拇指外侧沿咽喉旁自上向下摩抹,抹至局部发热。右手抹右侧、左子抹左侧,各约30次。
[功用] 宽喉利咽。
[用途] 防治音哑,慢性咽炎。
摇喉结
[操作法] 用拇指与食、中指拿住喉结处(甲状软骨)左右轻轻摇动,摇动时头微向后仰,忌猛力摇动。摇约30次。
[功能] 宽喉利咽。
[用途] 防治咽喉不利,慢性咽喉炎,喉哑。
栉 头
[操作法] 双手十指微屈,以十指端自头额向脑后梳去。梳时要顺发沿头皮梳之,不要仅作梳发状,多多益善。
[功能]活血脉,散风湿,去夹风,明目。
[用途] 防发白,止头痛,目昏不明。
拿 头
[操作法]五指分开,指端着力,自前向后拿头顶部。拿时中指居中,余四指置于中指旁,分别沿督脉、两旁之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着力,双手交替进行。
[功能]通经脉,祛头风,明目。
[用途] 防发早白,止头痛,治目赤不明。
击 头
[操作法] 双手十指分开微屈,以指端叩击头部。叩击时须连续不断,腕关节放松,用力不要太大。叩约30次。
[功能] 通经活血,清脑醒神。
[用途]治头痛,头昏目暗,眩晕。
存泥丸
[操作法]用手掌自前额向头顶摩去,双手交替进行。摩约各30次。
[功能]清脑明目,祛头风。
[用途] 防治头痛,头昏,两目昏不明。
抹前额
[操作法]用食、中、无名指指面,摩抹前额,摩时局部觉热,左右手交替进行,各约30次。或用两大指分别按于左右太阳处,余四指屈曲,用食指中节桡侧缘自额中向额旁抹之,约30次。
[功能]清脑明目,安神定志,祛风。
[用途] 防治头痛,头昏,眩晕,目糊,㖞僻等。
拧眉心
[操作法]用拇、食指指端夹眉心处,并拧之,拧至局部现红紫淤斑为度:或用食、中指中节夹眉心处拧之。
[功能] 清脑,宁神,祛风。
[用途] 防治头痛,头昏,眩晕,感冒,目疼,失眠,高血压等。
按太阳
[操作法] 用两大指或中指指端,按揉眉梢后约1寸处凹陷处。按揉时局部酸胀,左、右太阳各按30次左右,或用中指端按。
[功能] 祛风,清热明目。
[用途] 防治头痛,感冒,㖞僻等。
摩 面
[操作法] 搓摩手掌令热之后,用双手掌摩拭面部,摩拭时要高下随面形,使面部均能摩拭周到,以面部觉热为度。
[功能] 活血通脉,祛皱。
[用途] 滋润面皮,光泽少皱。
熨 目
[操作法] 双手掌相摩擦极热后,再置于眼部,以热熨眼部。热熨约30次。
[功能] 明目,祛风火。
[用途] 防治目赤热痛,昏糊不明,头痛。
揉四白
[操作法] 用双手中指指端,分别按揉目下、颧上之四白穴,至局部酸胀。
[功能] 通血脉,明目。
[用途] 治头痛,眩晕,目赤痛,防近视。
按目四眦
[操作法] 用双手握拳,以大拇指中节突出处,分别按揉双目的内、外眼角,按揉时防止歉压眼球,按揉至局部酸胀。
[功能] 疏风清热,通络明目。
[用途] 治目赤痛,迎风流泪,夜盲,防近视。
揉攒竹
[操作法] 用双手大拇指指端,按揉双眉端之攒竹穴。按揉时不要触压眼球,至局部有酸胀感。
[功能] 通络明目。
[用途] 治目弦流泪,除眼肌疲劳,预防近视。
揉阳白
[操作法] 用双手中指指端按揉眉毛上1寸之阳白穴,按揉至局部有胀感。
[功能] 祛风明目。
[用途] 防治头痛,目痛。
对修常居
[操作法] 用双手中指指端按揉眉后瞳子髎穴,按揉至局部发胀。
[功能] 明目退臀。
[用途] 治头痛,夜盲,流泪。
摩 目
[操作法] 用手掌小鱼际部、或大指指背摩拭眼睑。摩拭时不要揿压眼球,摩拭至局部觉热为度。
[功能] 祛风明目,泻火。
[用途] 治目昏,目赤疼痛。
七、点六按摩疗法的注意事项
(一)施术时患者穴位附近要有酸、麻、胀重的感觉,若有沿经络传导就是有效刺激量,刺激量的强弱,要看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对年老、体弱、年幼、劳累过度、过饥、过饱及大吐、大泻、大汗的病人,手法要轻;对体壮,年轻及急救病人,手法可适当加重;若手法轻重运用不当,则会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等晕针现象。如发现晕针,应停止施术,让患者平卧,给饮以白开水,一般可以恢复,重者可按针刺晕针方法处理。
(二)孕妇、动脉搏动点、体表有溃烂现象者、急性传染病患者、骨折初期不宜施术。
总之,点穴与按摩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的范畴,与针灸疗法有许多相似之处,亦有不同之点。如在取穴上基本上均为十四经穴,但针灸的禁穴用于点穴按摩则常可取效。同时点穴与按摩疗法中另有针经未载之穴,又有许多独特手法,这是与针灸不同之处。在按摩的操作过程中,应用手法时,常在手上或患部涂一点类似润滑的物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按摩介质,象冬青膏、葱姜汁、滑石粉、鸡蛋清等。采用按摩疗法还可以配合热敷和药敷以加强疗效。点穴疗法不仅要求施术者熟练手法,而且要求施术者有一定指力、腕力,故平时对指力及腕力的锻炼十分重要。
点穴与按摩疗法源远流长,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瑰宝,即使无医学知识的人,遇到本人或亲朋好友,身体不舒服,查阅本书有关部分,如法操作,照样可以减轻痛苦,与人与己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况且人之生命源于天地精气,寿命之长短,贵在养生,养生的办法古医书即有详细记载,除“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外,关键还在“和于木数”,也就是锻炼身体。锻炼身体的办法近代有体操、跑步、打羽毛球等多项运动项目,古代有导引、吐纳、按摩等。自我按摩之所以可以延年益寿,是因为其手法涉及全身各个部位,在手法运用过程中要求受术者“恬淡虚无”,即精神安静无任何妄想,亦没有不必要的顾虑,这样可以达到全身气血和畅,真气守之于内而不耗散,长此以往,则身强力壮,精神焕发,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