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的药物治疗
过敏性鼻炎通常不能达到完全治愈的效果,最好的办法是预防。
治疗的目的是预防、缓解症状以及减少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时间。
药物治疗
不同药物治疗的机理可能不同,有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以下列出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
药物种类 |
常用药物名称 |
作用原理 |
用途 |
注意事项 |
抗组织胺药物 |
扑尔敏,新敏乐等 |
对抗组织胺,机体在过敏原的刺激下释放组织胺,进而引起一系列过敏症状。 |
预防和治疗 |
扑尔敏可引起嗜睡,司机,飞行员等禁用,新一代抗组胺药无嗜睡作用。但息斯敏有副作用,慎用。 |
肥大细胞稳定剂 |
色甘酸钠眼液及口服药,曲尼斯特 |
在有过敏原的情况下,阻止机体组织释放组织胺。 |
预防 |
可以引起嗜睡。 |
减充血剂 |
麻黄素,必通,肾上腺素,呋麻合剂 |
减轻鼻腔阻塞。 |
短期治疗 |
使用不超过3天,最长一周。长期使用会引起药物性鼻炎。 |
溴化物 |
|
减少由组织胺引起的涕多症状。 |
治疗 |
临床上不常用。 |
激素类药物 |
地塞米松眼液,伯克钠,雷诺考特 |
减轻对过敏原的反应并抑制炎性反应。 |
治疗 |
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激素的全身副作用,但一般副作用轻微,尤其是最近用于临床的药物。 |
鼻用湿化剂 |
|
帮助减轻鼻腔内稠厚的分泌物和痂皮。 |
辅助治疗 |
|
过敏性鼻炎如何辨证治疗 过敏性鼻炎是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因鼻粘膜反应性增高,出现阵发性喷嚏,检查可见典型的苍白色或粉白色水肿的粘膜。特别是下鼻甲尤为显著,鼻道内有大量清水样分泌物。本病相当于中医的“鼻鼽”是因禀质特异、脏腑虚损或兼感外邪,或吸入花粉、粉尘、特殊气体、气味所致。以突然或反复的鼻痒、喷嚏频作、清涕如水、鼻塞等为主要表现。
辨证论治:
(1)肺寒壅鼻证
主证:遇风冷易发,鼻痒喷嚏、鼻塞清涕、鼻粘膜淡白、咽痒咳嗽、易患感冒,自汗恶风,舌淡苔白,脉细紧。
治法:温肺散寒、化饮止流。
方药:小青龙汤(《伤寒论》麻黄、白芍、细辛、干姜、法夏、五味子、炙甘草、桂枝)加减。酌加黄芪、党参。痒重加蜈蚣、全蝎。
(2)、肺虚鼻窍失煦证
主证:阵发性鼻痒、喷嚏、流清涕、早晚易发、检查可见鼻粘膜色淡水肿、常伴恶风、易感冒、面色不华、舌淡苔白,脉缓弱。
治法:益气固表,摄津止涕。
方法:五屏风散(《世医得效方》黄芪、防风、白术)。合桂枝汤(《伤寒论》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加减。
(3)、脾虚鼻窍失煦证
主证:阵发性鼻痒、喷嚏、流鼻涕、鼻塞、鼻胀较重、鼻粘膜肿胀明显、苍白或灰暗,伴头重头昏,四肢困倦,纳呆,舌质胖淡,边有齿痕、苔白、脉细缓弱。
治法:健脾益气,固表止涕。
方药:参芩白术散(《太平惠民合剂局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莲子肉、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加减。宜加苍耳子、细辛、乌梅、通窍止涕。虚寒甚者加附子、干姜等。
(4)、阳虚鼻窍失煦证
主证:阵发性鼻痒、喷嚏、流清涕、喷嚏频繁、流涕如注,鼻粘膜苍白、水肿。伴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舌质淡胖、脉沉弱。
治法:温阳补肾、益气固表。
方药:温阳祛风汤(经验方:白蒺藜、白芷、细辛、蛇床子、锁阳、淫羊藿、乌梅、桑椹子、枸杞、白芍)或右归丸(《景岳全书》熟地、当归、山茱萸、肉桂、山药、枸杞子、菟丝子、附片、杜仲、鹿角胶)合王屏风散(《太平惠民合剂局方》黄芪、防风、白术)
(5)郁热熏鼻症
主证:阵发性鼻痒、喷嚏、清涕、鼻粘膜暗红、或潮红伴口苦咽干、大便干、小便黄赤、舌质偏红、苔黄、脉细数或洪数。
治法:泻热降火、清肺止嚏。
方药:清热止嚏汤(经验方:葛根、赤芍、黄芩、知母、黄柏、泽泻、生地、红花、肉桂、细辛)加减。大便干结加麻仁、郁李仁润肠通便。
(6)寒热错杂证
主证:阵发性鼻痒、喷嚏、流清涕、频繁发作、遇冷遇热均易诱发,四肢发冷、手足不温、胸中频热、咽干舌燥、大便不调、舌质或淡或偏红、苔或白或微黄、脉沉或弦。
治法:温脏扶正、调和寒热
方药:乌梅丸(《伤寒论》乌梅、细辛、炮附片、桂枝、人参、黄柏、黄连、干姜、当归、川椒)加减。
|